在急诊科,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伤害,由伞引起的意外伤害虽不常见,却也偶有发生,我想探讨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伞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成为“双刃剑”,既救人于危难,又可能成为伤害的“元凶”?
想象一下,一位患者在风雨中不慎摔倒,手中的伞尖直接插入了大腿,这种情形下,伞瞬间从日常用品变成了紧急医疗干预的对象,作为临床医生,首要任务是迅速评估伤情,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同时小心移除伞具,避免二次伤害,这一过程中,对伞的处理不仅需要医学知识,还考验着医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对伤情的精准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伞柄和伞骨多为金属或硬质塑料制成,插入人体后可能造成深部组织损伤、血管神经损伤甚至骨折,在移除过程中必须使用专业工具,如止血钳、剪刀等,并在无菌条件下操作,以减少感染风险,及时给予患者止痛、抗休克治疗,以及后续的伤口清创、缝合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都是不可或缺的救治环节。
伞虽小,但在特定情境下却能引发大麻烦,作为临床医生,我们需时刻保持警惕,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更需具备应对突发状况的灵活思维和果断行动,在“伞伤”这一特殊案例中,我们再次见证了医学人文与专业技能的完美结合——在危难时刻,用专业和爱心为患者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