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医院里,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患者——他们自述有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但经过一系列的医学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并未发现明显的心脏器质性病变,这类患者很可能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Cardiac Neurosis),究竟什么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它又该如何与真正的心脏疾病相区分呢?
心脏神经官能症,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但实则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所引起,其典型特征包括:反复出现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常伴有失眠、焦虑、易怒等情绪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往往在情绪紧张、劳累或运动后加剧,而在休息时减轻或消失。
如何区分“心”之痛与“神经”之扰?关键在于细致的病史询问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对于怀疑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应详细了解其症状的起始时间、诱因、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并注意观察其情绪状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治疗上,除了心理疏导和改善生活方式外,还可采用小剂量的镇静剂或β受体拮抗剂来缓解症状,重要的是,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理解其症状并非由心脏疾病引起,从而减轻心理负担,促进康复。
心脏神经官能症虽非“心”病,却也需“心”治,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帮助患者走出“心”的迷雾,重拾健康与安宁。
发表评论
心之痛与神经性胸痛的区分,在于前者由心脏功能异常引起;后者则源于心理或神经系统紊乱。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痛感与心理因素紧密相关,需辨清是心之器质性疼痛还是由情绪波动引起的‘神经痛’。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