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何免疫系统会攻击自身?

在风湿免疫科的诊疗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作为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让临床医生面临挑战,其核心特征在于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导致多系统受损,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即为何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系统会“背叛”自身。

为何免疫系统会“误认”自身为敌人?

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何免疫系统会攻击自身?

1、遗传因素:研究显示,SLE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约40%-50%的患者有家族史,遗传因素可能使某些人更容易出现免疫调节异常,对环境触发因素更为敏感。

2、环境触发因素:阳光中的紫外线、某些药物(如肼苯哒嗪、青霉素)、微生物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被认为可触发或加剧SLE的发病,这些外部因素能改变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其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的抗体和炎症反应。

3、雌激素水平:女性患者显著多于男性,这提示了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在SLE发病中的重要作用,雌激素能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增加自身抗体的产生。

4、免疫系统失衡:SLE患者体内存在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异常活化,导致产生大量针对自身组织的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这些抗体与自身组织结合,引发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5、免疫耐受破坏: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通过“免疫耐受”机制避免攻击自身组织,在SLE中,这种耐受性被打破,导致免疫系统无法区分“自我”与“非我”,从而引发广泛的组织损伤。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免疫系统的“误认”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涉及遗传背景、环境触发、激素调节以及免疫系统内部的失衡和耐受性破坏,深入理解这一过程对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以帮助患者恢复免疫平衡,减少疾病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07-08 04:14 回复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免疫系统误将自身组织视为外来威胁而发起攻击的机制尚待深入探索。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