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实践中,结肠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症状多样且复杂,其中慢性腹泻往往被患者视为最“不起眼”的初期表现。为何慢性腹泻会成为结肠炎的隐形信号? 这主要归因于结肠炎导致的肠道黏膜炎症、水肿及随之而来的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当结肠内壁因炎症而受损,其正常的吸收功能受到影响,使得本应被肠道吸收的水分和电解质直接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导致大便含水量增加,出现腹泻症状,这种腹泻往往呈慢性过程,即症状持续超过4周,且可能因饮食不当、情绪波动或感染等因素而加重。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腹泻的这一特点使其容易被患者忽视或误诊为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或食物不耐受等,对于持续不愈的慢性腹泻患者,尤其是伴有腹痛、体重下降、便血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结肠炎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及活检以明确诊断。
在治疗上,针对结肠炎的慢性腹泻,除了常规的止泻治疗外,更重要的是针对病因的抗炎治疗和肠道微生态调节,通过使用抗炎药物、免疫调节剂及益生菌等措施,帮助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从而缓解腹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腹泻虽看似“隐形”,却是结肠炎不可忽视的预警信号,及早识别、规范治疗,是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发表评论
结肠炎患者常出现慢性腹泻,这一症状是其潜在的隐形信号之一。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