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张刺激的灾难电影《紧急救援》中,我们常被震撼人心的救援场景所吸引,但作为医院的临床医生,我必须指出其中一些医疗操作的误区,以正视听。
电影中,救援队伍在执行任务时,常出现未佩戴个人防护装备(PPE)便直接进入危险区域的情况,在真实急救中,这无疑是极其危险的,正确的做法是,救援人员必须穿戴完整的PPE,包括防化服、呼吸器等,以保护自己免受有害物质和传染病的侵害。
电影中有时会展示角色在没有充分评估伤情和采取适当措施的情况下,就进行复杂的急救操作,对于疑似脊柱受伤的患者,随意搬动可能导致二次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先固定头部和躯干,再由专业人员使用担架板进行安全转移。
电影中常出现“心肺复苏”(CPR)的场景,但往往缺乏对CPR正确步骤的展示,按压位置不准确(应在胸骨中下1/3处)、按压深度不够(至少5-6厘米)、按压速度过快(每分钟100-120次)等都会影响CPR的效果。
虽然电影《紧急救援》以其惊心动魄的情节和震撼的视觉效果吸引了大量观众,但其中关于医疗急救的描绘仍需我们临床医生进行纠正和指导,在享受电影带来的视觉盛宴时,我们更应关注其传递的医疗信息是否准确无误,以免误导公众对急救的正确认知。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