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一种极具传染性且来势汹汹的眼部疾病,它主要由肠道病毒 70 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 A24 型变种引起,可通过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毛巾、手帕、脸盆、水龙头、门把手、游泳池水等途径传播。
这种疾病通常起病急骤,潜伏期短,一般在接触病毒后 24 小时内发病,患者会突然感觉眼部有强烈的异物感、刺痛、畏光、流泪,同时伴有大量水样分泌物,随着病情发展,结膜会明显充血,严重时可呈片状或弥漫性,犹如一片鲜艳的红色在眼中蔓延,更为特征性的表现是,球结膜下会出现点状或片状出血,使得眼睛看起来格外吓人,仿佛布满了血丝。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果炎症未能得到及时控制,可能会蔓延至角膜,导致角膜溃疡,进而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等严重后果,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受到并发症的威胁。
对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缓解眼部不适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患者需要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睛,防止交叉感染,可使用生理盐水或 3%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囊,去除分泌物,根据病情,医生会给予适当的眼药水或眼药膏,如抗生素眼药水预防继发细菌感染,抗病毒眼药水减轻病毒感染症状等。
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关键在于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避免用脏手触摸眼睛,在疾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卫生条件差的场所,如果家中有人感染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应做好隔离措施,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处理,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虽然来势凶猛,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做好预防措施,一旦发现症状及时就医,就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其对我们眼部健康的危害,让我们共同关注眼部健康,远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困扰,守护明亮的双眼。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