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眼部疾病,它来势汹汹,常常在短时间内造成多人感染,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困扰,了解其相关知识,做好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等,这些病毒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最常见的是接触传播,患者用过的毛巾、手帕、脸盆、水龙头等都可能成为传染源,健康人一旦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揉眼睛,就极易被感染,飞沫传播也不容忽视,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若含有病毒,也会传染给他人。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症状较为明显,发病初期,患者会感觉眼睛异物感强烈,犹如有沙子进入眼中,同时伴有畏光、流泪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眼部会出现充血,表现为眼球表面的血管扩张、发红,严重时整个眼睛看起来红彤彤的,这也是它被称为“红眼病”的原因,还可能出现分泌物增多的情况,起初为水样,之后可变为脓性,部分患者还会有视力模糊、眼痛等症状。
一旦发现自己或身边有人出现类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来确诊,对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但通过一些治疗措施可以缓解症状、缩短病程,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可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使用人工泪液,能缓解眼部的不适,患者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防止病情加重或传染给他人。
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减少病毒经手接触眼睛的机会,不用手揉眼睛,保持眼部清洁,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手帕、脸盆等个人卫生用品,在公共场所,如游泳池、浴室等,要注意卫生,避免使用可能被污染的设施,对于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防止疾病传播。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虽然来势凶猛,但只要我们了解其传播途径、症状和防治方法,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眼睛健康,让我们重视起来,共同守护清晰明亮的视界。
发表评论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为先!勤洗手、避免揉眼接触传染源是关键措施。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为先: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是关键防控措施。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