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为何会‘痛’在深处?

胃溃疡,为何会‘痛’在深处?

在临床实践中,胃溃疡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其发病机制和症状表现常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一个常被患者问及的问题是:“为什么胃溃疡会如此‘痛’在深处?”这背后,主要涉及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以及胃黏膜的防御能力之间的失衡。

当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过强,或胃黏膜的防御能力下降时,胃黏膜便可能被自身消化,形成溃疡,这种消化过程不仅限于胃黏膜的表层,更可能深入到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导致疼痛感更加剧烈且位置深邃,神经末梢在胃黏膜下层和肌层较为丰富,当这些部位受到刺激时,会引发更为明显的痛感。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疼痛往往具有节律性,多发生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并可持续数小时,而到了下一餐前,疼痛可能会得到缓解,这种“餐后痛”的特点,也是胃溃疡区别于其他上腹部疼痛的重要特征之一。

胃溃疡之所以“痛”在深处,是因为其发病机制涉及了胃酸、胃蛋白酶的强消化作用与胃黏膜防御能力的失衡,导致病变深入黏膜下层乃至肌层,加之丰富的神经末梢对刺激的高度敏感,共同作用形成了深层次的疼痛感,对于患者而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是缓解这一痛苦的关键。

相关阅读

  • 深入剖析胃溃疡,成因、症状与防治

    深入剖析胃溃疡,成因、症状与防治

    胃溃疡,作为消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对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了解胃溃疡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至关重要。胃溃疡的形成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细...

    2025.02.24 14:21:28作者:tianluoTags:胃溃疡防治

发表评论

  •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02-06 01:44 回复

    胃溃疡之所以‘痛’在深处,是因为其损伤了黏膜下层组织及神经末梢。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