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车间机床背后的职业健康隐患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车间机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轰鸣运转,切割、锻造、打磨出各种精密或实用的零部件,是推动制造业前行的主力军,这些看似强大的机床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对从业者健康的潜在威胁。

警惕车间机床背后的职业健康隐患

机床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是首当其冲的危害因素,高强度、持续性的噪声会对听力系统造成渐进性损伤,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人员的内耳毛细胞会逐渐受损,导致听力下降,从最初对高频声音的敏感度降低,发展到后期可能出现耳鸣、听力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引发职业性噪声聋。

机床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金属切削产生的金属粉尘、打磨工序扬起的细微颗粒等,弥漫在车间空气中,当工人吸入这些粉尘后,它们会沉积在呼吸道和肺部,长期积累,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如尘肺,尘肺患者会逐渐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劳动能力不断下降,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机床操作过程中还存在机械伤害风险,高速旋转的刀具、运转的传动部件等,稍有不慎就可能接触到人体,造成切割伤、卷入伤等严重后果,工人在装卸工件时,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手指就可能被旋转的机床部件夹住,导致骨折、截肢等不可逆的伤害。

部分机床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一些化学处理工艺会释放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这些气体对呼吸道、皮肤和神经系统都有不良影响,长期接触可能引起头晕、乏力、皮肤过敏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影响肝肾功能。

为了保障车间工人的健康,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护措施,要为工人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防尘口罩、防护手套、安全鞋等,并确保工人正确佩戴和使用,要对车间进行合理布局,通过设置隔音屏障、通风设备等,降低噪声和粉尘浓度,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定期检查机床的安全防护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要对工人进行全面的职业健康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了解机床操作中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在充分发挥车间机床效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实现工业生产与职业健康的协调发展。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