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因饰品金属引发的健康问题,这些看似微小的饰品,却可能给患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困扰。
饰品金属种类繁多,常见的如镍、铬、钴等,镍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饰品制作的金属,部分人对镍过敏,当皮肤接触到含镍的饰品时,可能会引发接触性皮炎,患者局部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伴有瘙痒、灼热感,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水疱、渗出,我曾接诊过一位年轻女性,她佩戴的一条项链在接触皮肤部位出现了明显的红肿、瘙痒,经检查发现是对项链中的镍过敏,经过抗过敏治疗和避免接触过敏原后,症状才逐渐缓解。
铬也是饰品中常用的金属元素,一些质量不佳的饰品,其铬含量可能超标,铬过敏同样会导致皮肤问题,而且铬还可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能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钴及其合金在饰品中也较为常见,钴过敏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严重的钴中毒还可能影响心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功能。
除了直接的过敏反应,饰品金属还可能因长期磨损、腐蚀等原因,释放出微小颗粒进入人体,这些颗粒可能在体内蓄积,对身体产生潜在危害,某些金属颗粒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在临床诊断中,对于因饰品金属引起的健康问题,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饰品佩戴史,观察皮肤症状的特点,并结合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斑贴试验等,来明确过敏原,一旦确诊,应立即让患者避免接触致敏金属饰品。
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轻度的皮肤过敏可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涂抹,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或系统性损害,则需要住院治疗,进行综合的抗过敏、对症支持等治疗。
临床医生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提醒他们在选择饰品时要注意材质,尽量选择质量可靠、金属成分明确的产品,如果佩戴饰品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饰品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发表评论
饰品金属的材质选择需谨慎,避免含有害成分影响健康,临床研究表明:某些合金中的镍、铬等元素可引发过敏反应及呼吸问题。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