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患者的皮肤上出现瘀点、瘀斑,看似“出血”,实则与真正的出血性疾病不同,这便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过敏性紫癜”。
问题提出:如何准确区分过敏性紫癜与其他类型的皮肤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血管性紫癜?
回答:过敏性紫癜,又称自限性急性出血症,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其特点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荨麻疹或多形性红斑,并伴有关节痛、腹痛及肾脏损害,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同,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通常是正常的,其皮疹常在数周内消退,但易复发。
在诊断时,除了观察皮疹的形态和分布外,还需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实验室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确认血小板数量正常,以及进行凝血功能检测以排除其他凝血障碍性疾病,对于肾脏损害的评估,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治疗上,过敏性紫癜主要采取抗过敏治疗,如使用抗组胺药、维生素C和钙剂等,以改善血管通透性,对于严重病例或伴有明显胃肠道或肾脏损害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更积极的治疗,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以及增强患者免疫力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虽然过敏性紫癜的皮疹看似“出血”,但其本质是血管的过敏反应,通过细致的病史询问、实验室检查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我们可以有效管理这一疾病,减轻患者的痛苦并预防其复发。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