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症状、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它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也可因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因素诱发,了解急性支气管炎的相关知识,对于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症状表现

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急,初期往往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声音嘶哑等,随后,咳嗽逐渐加重,开始为干咳,之后可伴有咳痰,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样,偶可带有血丝,随着病情发展,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体温多在 38℃左右,一般持续 3 - 5 天,有些患者还会感到胸骨后疼痛,这是由于炎症刺激支气管黏膜所致,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如乏力、头痛等,但婴幼儿症状可能较为严重,容易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急性支气管炎,症状、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诊断要点

医生在诊断急性支气管炎时,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症状特点、是否有接触过敏原或刺激性物质等,然后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肺部,一般情况下,患者肺部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有时可听到散在的干啰音或湿啰音,实验室检查方面,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增高,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如为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增高,胸部 X 线检查通常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这有助于与肺炎等其他肺部疾病相鉴别。

治疗措施

对于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控制感染、促进康复,一般治疗方面,患者需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止咳祛痰是重要的治疗环节,可根据咳嗽、咳痰的程度选用合适的药物,对于干咳无痰者,可使用右美沙芬等止咳药;对于咳痰较多者,可选用氨溴索等祛痰剂,促进痰液排出,如果明确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则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在治疗过程中,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急性支气管炎虽然是一种较为常见且通常预后良好的疾病,但如果能早期诊断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可有效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自身也应积极配合治疗,注意日常护理,以促进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