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实践中,心律失常作为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异常表现,常常是医生们面临的挑战之一,一个常见问题是:“如何准确诊断并有效治疗室性心动过速(VT)?”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快速、不规则的心跳,起源于心室并持续超过30秒或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其诊断依赖于心电图(ECG)的典型特征,如QRS波群形态的改变、心室率的增快以及房室分离等,仅凭ECG有时难以区分室速与正常变异的心动过速,特别是当患者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时。
治疗上,首先应考虑电复律以迅速终止室速,并随后进行药物治疗,如利多卡因、胺碘酮等,以预防复发,对于持续性或复发性室速,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成为重要的治疗选择,它能及时电击转复心律,防止猝死,对于特定类型的室速,如右心室流出道室速,可考虑导管消融术进行根治。
值得注意的是,治疗前应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包括心脏结构、功能及电解质平衡等,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其对心律失常的认识和自我监测能力,也是减少复发、改善预后的关键。
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治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精准诊断与个性化治疗并重,方能更好地守护患者的心脏健康。
发表评论
心律失常,心脏节律的‘迷途’——从紊乱到和谐:现代医学的治疗之道。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