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早期,我们真的能‘防患于未然’吗?

在众多恶性肿瘤中,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容小觑,令人欣慰的是,肠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其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关键在于“早”,如何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呢?

定期的筛查是必不可少的,对于45岁以上的高风险人群,建议每5-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粪便潜血试验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也是有效的筛查手段,这些检查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肠道内的异常变化,为后续的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肠癌的重要一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都是降低肠癌风险的有效措施,避免过度摄入红肉和加工肉类,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也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

肠癌早期,我们真的能‘防患于未然’吗?

对于已经出现肠癌症状的患者,如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部不适等,应尽早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切勿因为忽视症状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防患于未然”是应对肠癌的关键,通过科学的筛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及时的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阅读

  • 肝癌早期,我们真的能‘防患于未然’吗?

    肝癌早期,我们真的能‘防患于未然’吗?

    在肝癌的防治中,早期诊断是关键,由于肝癌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这主要归因于肝脏的特殊解剖位置和功能——它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使得早期病变不易被察觉。要实现“防患于未然”,首先需关注高危人群,如慢性肝炎患...

    2025.01.08 11:34:50作者:tianluoTags:肝癌早期预防防患于未然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