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医院工作中,急性鼻窦炎作为常见的鼻部感染性疾病,常常考验着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能力,急性鼻窦炎,顾名思义,是指鼻窦腔内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常伴随鼻塞、流涕、头痛及嗅觉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全身不适,如发热、乏力等。
如何快速识别? 关键在于细致的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患者多在感冒后出现上述症状,且症状持续超过10天未缓解,应高度怀疑急性鼻窦炎,观察鼻腔内是否有脓性分泌物、鼻黏膜充血及肿胀等体征也是重要线索,对于儿童患者,由于无法准确表达症状,家长应特别注意其是否有持续的吸鼻、揉眼等行为,这可能是急性鼻窦炎的早期表现。
有效治疗策略包括:
1、药物治疗:首选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辅以鼻用减充血剂和黏液促排剂以缓解鼻塞和促进分泌物排出,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痛药。
2、局部治疗:鼻腔冲洗可有效清除鼻腔内的脓性分泌物,减轻炎症反应,定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可改善鼻腔通气,促进黏膜恢复。
3、综合管理:指导患者充分休息,保持空气湿润和清洁,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性物质,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需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结构性问题或过敏因素,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或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急性鼻窦炎虽为常见病,但若能及时准确诊断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大多患者可迅速康复,作为临床医生,我们需不断更新知识,优化治疗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位患者。
添加新评论